沒有人完美,我們只有99.7
▍沒有人完美,我們只有99.7
這是
FM99.7的廣告詞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香光莊嚴映微妙願海 印儀福田滋億萬群生
這是
FM99.7的廣告詞
一杯清茶, 讓我們相遇在印儀
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擔心的人,害怕的人……
不管你是甚麼樣的人…歡迎你放下手邊的事,來印儀學苑奉茶,
小憩片刻,享受閒適,分享可有途徑或方法,提供生命活絡的元素!
佛陀的教法在生活中啟示眾生……
一茗在手,海闊天空、寧靜淡泊。
我們常常問,我明明這輩子沒做過什麼壞事
為什麼會遭受這樣的報應
因果輪迴,世人總認為佛教宿命論
就像小孩哭鬧,認知孩子是父母的冤親債主
善惡有報,很多人不盡信佛教因果
因為虛無飄渺,太不科學
悟師父曾說:
佛法所說的業,不是宿命論更不是定命論,
而是由緣流動展開的業論。
由緣起的觀照,可發現「業」是活潑、可創造,
富有彈性化的。
也就是說,願意在法上用功,做出不同的選擇,
隨時,可以重新出發,
隨時,都是新的開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直指生命有因有果。
但小業變大業,重業成輕業,
都是在 轉念 行善之間。
一月六日,佛學研讀班認知業果,
用佛法觀照自身因緣。
「清風目屎珠淚滴,花開花謝攏有味」
這是電影 孤味 Little Big Women 裡頭的一段歌詞
劇中媽媽靠著擺攤賣蝦捲
獨自將三個女兒撫養長大
女兒各自有成
媽媽也開了間小有名氣的餐廳
但這四位關係緊密的母女
卻都各自深藏著不想說
不願讓對方知道的秘密
「孤味」不只是專賣蝦捲這一味
更是每個人心中最「孤獨的滋味」
其實不只孤味
百味的人生
有人覺得就像一杯好咖啡,總會回甘
也有人覺得像一碗白稀飯,輕輕淡淡
或者更像是沙灘上的浪花,稍縱即逝
對你來說
人生的滋味是什麼呢
趕快留言讓佛法無編知道
明年一月六日
一起用佛法品嚐人生的滋味
當學生的我,被要求考試沒考一百分,少一分打一下,對於考卷產生敵意。
成為工作者的我,開會總在老闆的怒罵與否決中度過,對於開會出現恐懼。
被資遣失業的我,常看到他人的同情與憐憫眼光,對於人群感到壓力。
當女兒的我,渴望父母的認同,卻在一次次的責罵中,對於自己感到無用。
當媳婦的我,希望家庭和諧,卻在一次次獨力抗戰後,對於家庭感到無力。
當媽媽的我,期望成為賢妻良母,卻在孩子的哭鬧聲中,對於教育萌生疑惑。
當主管的我,擁有大刀闊斧的決心,卻員工的慣老闆聲浪中,對於工作失去熱情。
每個情緒和行為的背後,都存在一段具有影響力的過去。
我們,總帶著過去受傷經驗,看現在發生的事情,產生自我解讀。
過去,對我們是慣性 也是業力
當事情一發生,身體直覺連結慣性的脾氣,就像被情緒綁架。
如同學生對發考卷產生敵意,並非考卷會咬人,
只是看到考卷,直覺連結到被挨打的痛感,發出對考卷的敵意。
此時,記得穿上「正念」這雙鞋 覺察真實的自我
不被情緒帶著走,才能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外界影響。
「佛」的本意就是「覺察」「覺知」「覺悟」。
佛學研讀班 教導我們 人人都可以成佛
只要在產生情緒時 好好觀照自己 覺察真實的自我
#正念 正是佛法透過教育,教導我們「覺察」的一種方式
印儀學苑 佛學研讀班 用更生活元素,引領走入佛學的世界
2021邀請您一起用佛法過好生活
覺察自己的情緒 覺察真實的自我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生氣的經驗
而最常被安慰的話莫過於「別氣了」、「有什麼好氣的」
但從「氣」到「不氣」的方法
卻很少人對我們說過
佛陀告訴我們
在情緒升起時,要先照顧的是自己的心
覺察自己此刻的「感受」
是苦受?樂受?還是不苦不樂受
因為人一旦開始覺察
再難受的心境都會有轉變的機會
佛法能讓人在煩亂中平靜,在變動裡安穩
是來自對厚實義理的體悟
而不是空幻的崇拜與迷信
如何透過「教育」
讓2500年來深奧的義理
用更淺顯易懂、更合於時代的方式重現
正是佛學研讀班的核心使命
因此僧團決定自行研發教材
這不只得靠師父們對經典的貫徹
更需要時時刻刻想著如何讓人看懂
最後才小心謹慎的編寫成文字
全台灣第一套為了群眾教育
而編寫的佛學教材
才就此誕生
一桌用心烹煮的飯菜,能夠滿足我們的胃
一套用心編寫的教材,能夠轉動我們的心
印儀學苑佛學研讀班招生中
2021邀請您一起用佛法過好生活
Category : 活動報導
兩週一次的 #樂活菩薩班,今天上午邀請到 #園藝治療 淑敏老師,帶來小木片搭配 #多肉植物 ?,長輩們跟著老師的示範,抄筆記、動手做,互相幫忙彼此分享,甚至在課堂後相約,期末比誰種得最賞心悅目呢?
在防疫期間不太能出門欣賞大自然的日子,手作園藝活動,為長輩們帶來大大的療癒幸福感呢?
下午,是我們第一次開設「樂活排舞」課程,非常榮幸邀請到邁入古稀之年的蔡香老師。老師一次、兩次、三次不厭其煩的循環播放教學,長輩們的 #跳舞魂 ?都被喚起,一曲《阿母的手》就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啦?
從有點跟不上節拍,肢體不協調,到最後不分性別年紀,通通化身為優雅舞者,每位長輩的臉上一點也看不出疲累呢!真是意猶未盡,一起期待下一回、讓人忘卻身體毛病、一起年輕(5)(0)的樂活排舞吧???♀️?
當愛遠離時 佛法 如何引領我們找回自己「與自己和解」
小時候,女孩看著父母,即是有著小吵小鬧,但也在人生道路上攜手扶持,長大後,女孩戀愛了,剛開始很快樂,男孩承諾女孩陪他到永遠,在天燈上寫上她的名字,在生病時送上暖呼呼的熱茶。女孩很愛這個男孩,把所有時間精神力都花在男孩身上,直到有天…男孩無預警的提出了分手。
女孩哭過、沮喪、甚至挽回過,然後發現,男孩再也回不到她生命裡,而時間更無法靜止,於是她逞強的站了起來,擦乾眼淚揚起笑容,開始把日子過得更充實,但只有女孩自己知道,男孩,在她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傷痕。
幾個月後,女孩接觸了印儀學苑,在一次 #慈心觀 的課程中,師父引領大家對一位討厭的人修習慈心,這時,女孩想起了男孩,那個在她內心深處帶給他最多歡笑與傷痛的人,觀想著男孩,女孩升起原諒的念頭…因為渴望獲得內心平靜,而不只是表面快樂。沒想到在請法時,師父卻告訴她:
「沒有人,需要你的原諒;除了你自己。」
女孩才赫然發現,原來,最希望被原諒的,是女孩自己。
那個因為談感情,而被忽略的自己,那個因為受傷,而封閉的自己,那個因為不想讓人擔心,而逞強的自己。師父的一番話,讓女孩眼眶泛淚。
師父說,對討厭的人修慈心不容易。但換個角度,他是因無明煩惱所苦,而有意、無意傷害到我,或許自己也曾有意無意傷害過別人;此時我心中有怨,他感受不到,但對他發慈心觀,能先讓自己身心安穩遠離苦痛。
從這天起,女孩開始每日作慈心觀迴向給男孩,從這天起,想起男孩,女孩感受到的,不再只是痛苦與焦慮。
『願我(們)沒有怨仇,願我(們)沒有瞋恚,願我(們)沒有痛苦,願我(們)平安喜樂』
致,每個受過傷的男孩/女孩,練習對討厭的人修習慈心,跨出 #與自己和解 的第一步,心,更安穩喜樂。
繁華的都市,快狠準的生活
日理萬機的工作,堆積如山的雜事
我們 吃飯時,看著電腦;走路時,滑著手機;搭車時,忙著補眠
洗澡時,腦袋開著會;上班時,心中念著下次的假期
我們 總是思考著未來,緬懷著過去
卻忽略了走過的 每一刻現在
因為 社會要求快速,生活緊湊忙碌
於是 被吞沒在時間的洪流中
佛法教導我們 觀照自己、活在當下
所揭示的,是傾聽心底的聲音,察覺真實的自己
佛學研讀班 四念住課程
引領我們,體驗真實、正念活著
用心 好好品嘗米飯的香氣、剔透、圓潤與其滋味
打開身體每個感官,清淨內在繁雜情緒
傾聽心底的聲音,去除心中被蒙蔽的塵垢
才能發揮滿分的實力,去面對繁雜的事務
在這快速的時代,更該好好的 傾聽心底的聲音
慢活,用佛法豐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