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系列講座【照顧者的自我覺察與調適】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香光莊嚴映微妙願海 印儀福田滋億萬群生


Category : 佛學專題
109印儀學苑【悟師父談人生】十
課程簡介: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
明清之後,《楞嚴經》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當然,悟師父直搗核心的靈活講授,將帶來深度的佛法學習饗宴。
◎主講者:香光尼僧團 方丈 悟因長老尼
◎日 期:109年9/14~10/12,週一晚上7:00-9:10,共五週
(9/14,21,28、10/5,12)※逢天災,則依縣市政府公告不上班、不上課原則,停課一次。
◎招生對象: 社會大眾 (本學苑志工或附任何志工證明者優先錄取)
@ 本課程 可納入公務人員教育時數認證
◎課程贊助:隨喜贊助場地費及網路弘法(或志工教育券2張),教材影印自費。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36號 (印儀學苑 大雄寶殿)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印儀學苑109年度失智系列講座的第一場,邀請到方隆彰老師,來分享”與失智者的互動之道”,共有90位同學報名參加,講師以與失智者溝通互動的前提,為今天的講座拉開序幕。
老師以自身經驗,分享了溝通互動的原則,包含:察言觀色、耐心傾聽,主動、正面的回應。接著分析溝通互動的策略:先順,再轉,順服的力量大於說服。
當中也提到當長輩失智後,就不再是原來的他了。所以溝通時,可以用學習的態度去面對,並協助對方理解,而在溝通互動中,最重要是陪伴。透過層次分明的內容,和幽默的陳述,讓與會者對與失智者相處的方式有了更多認識。

Category : 佛學研讀班
❤️ 友善路就開 ❤️
天涯若比鄰,將天下所有的人都當朋友。
真誠之心、友善之意,無論給予或收受,都是世間無上珍寶!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 宗旨:實踐佛陀的悲懷,以佛法美化人生
● 學制:每期上課15週,每週2小時,外加 6小時共修體驗,共36小時課程。
三年級修學圓滿者,頒發畢業證書。★本課程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
● 課程特色:
1.自編教材,讓你輕鬆漸進地認識佛法;
2.課程涵蓋知識、生活、修行體驗,也藉聯誼將所學落實於人際、家庭及事業。
●開課時間:
1.109年2月22日,週六下午2:30~4:30
2.109年7月4日,週六上午10:00~12:00
●報名須知:
1.時間:即日起受理報名(每日10:00~21:00;週日休苑)
2.資格:年滿18歲,男女兼收
3.教材費:教新台幣1000元整
4.繳交2吋相片1張
★ 招生滿15人以上開班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新蘆線–忠孝新生2號/5號出口)
詢問專線:02-2394-6800 傳真:02-2322-2837 LINE ID:yinyiline
[線上報名]
5/17《梁皇寶懺》第一、二卷
皈依三寶、斷疑、發心,
發菩提心、發大願並回向懺悔,
秉持著一顆利他圓滿的慈悲心,
透過一遍遍的發心,強化善能量,
喚起過去善業的智慧循環。
5/18《梁皇寶懺》第三卷
佛陀說:「在身口意中行善法,才是實踐愛自己的方式。」
第三卷經文引領我們斷惡修善,
到達我們內在渴求離苦得樂的境地,
在心田中下一顆善種子,
正視自己所造之惡,發願懺悔。

Category : 法會.共修
Category : 禪修
既已出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臨死亡的到來,
「死隨念」是止觀業處中「十隨念」之一,
也是所有學習禪修者必修的禪法之一,
其與慈心禪、佛隨念、不淨觀,合稱為四護衛禪。
為此,本課程以「死隨念」為主要的修習,
帶領新學、舊參在此禪修課程中,
揭開「死亡」的面紗,透過「死隨念」的禪法練習,
找到安然無懼、不放逸的生活修行之道。
【日期】 109/5/27~7/01 (週三) 共六週
【時間】
上午班 9:30 ~ 11:30
晚上班 7:00 ~ 9:10
請擇一時段上課;另加7/4 (週六) 一日禪
【報名方式】
即日起至5/24為止。可E-MAIL、電話或線上報名
配合防疫社交間距,無法受理現場報名,深表歉意。
【自備物品】
1.請攜帶茶杯 2.穿著輕便寬鬆服裝 3.著襪子、護肩、帽子等
【注意事項】
1.臨時不能參加者請於共修前三日告知以利遞補。
2.禪修期間一律止語、不接電話、不對外連絡。
3.歡迎隨喜贊助場地費。
[線上報名]